第五节 强迫症病人的护理
来源: | 作者:xsl2002 | 发布时间: 2020-04-30 | 1211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九章 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强迫障碍即强迫性神经症,又称强迫症,是指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或)强迫动作或仪式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

强迫障碍患者体验到强迫思维或动作是自己的,是自己主观活动的产物,但又不是病人自己所期望的,也非病人自己所能接受的,所以病人必须采取对策来加以有意识地抵抗,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出现;为此患者感到痛苦,对症状有自知力,主动求治。

一、临床表现

患者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同时存在或分别单独出现。强迫症状起源于患者自己内心世界,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1.强迫思维

①强迫性怀疑:表现为担心被污染、染上病菌、对业已完成的事情仍不放心,如出门担心门未锁好,信发出后担心地址未写对等。

②强迫性回忆:对往事、经历等进行反复的、无法控制的、自己也认为没有必要的回忆,但无法摆脱。

③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脑子里总是无法控制地出现一些毫无意义的,但难以摆脱的问题,如树叶为什么要向下落、人为什么有男女等。

④强迫性对立观念:患者脑子里总是出现一些相互对立的思想或观念。

2.强迫动作和行为

①强迫性洗涤:由于患者毫无必要地害怕自己的手或其他物品不干净,因而出现难以控制的反复洗涤,如反复洗手或被子、衣物等,本人非常苦恼。

②强迫性检查:患者怀疑某件事情没有做好、不到位,不精确等,而出现反复检查。

③强迫性计数:患者出现不可克制的计数的情况。如不由自主地,无法控制地数路旁的树木、电线杆。

④强迫性仪式动作:患者出现一些自己都认为没有必要的仪式动作,如进两步总是要退一步、转右弯总是先迈左腿。

二、治疗原则

1.心理治疗

强迫障碍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是CBT。

2.药物治疗

强迫障碍的治疗药物主要以5-HT再摄取抑制剂为主。常用的药物有TCAs类药物氯米帕明和SSRIs类药物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

氯米帕明除具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作用外,还有较强的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作用,在TCAs药物中,最具有抗强迫作用。氯米帕明抗强迫作用起效时间在2~3周,强迫症状明显缓解要在用药8~12周。

SSRIs类药物抗胆碱能和心血管副作用小,又很少诱发癫痫,目前在临床上是治疗强迫障碍的一线用药。

强迫障碍的药物治疗所需剂量较大,且显效较慢。一种药物治疗是否有效必须经过足量、10~12周以上的治疗才能确定。药物治疗有效后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由于强迫性障碍是一种慢性病程,维持剂量一般是治疗剂量的1/3~1/2。维持治疗的时间没有定论,一般推荐在1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