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呈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内脏出血,分急性及慢性两型,急性型多见于儿童,慢性型多见于成人,以40岁以下女性常见。
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因素(病毒如麻疹、水痘病毒等,细菌)、免疫因素、脾脏功能、雌激素等有关。
1.急性型:较少见,多见于儿童,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可发热,出血症状重,常先出现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可有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病程短,多在4~6周,多数呈自限性。
2.慢性型:较多见,好发于女青年,起病缓且不易觉察,女性病人常以月经过多为主要表现,一般出血症状较轻,病程长,多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1.血象:血小板减少程度不一,急性型多低于20×109/L。
2.骨髓象:巨核细胞数正常或明显增加,伴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3.出、凝血功能检查: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一般凝血功能均正常。
4.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和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多数阳性。
1.一般疗法: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防止创伤。避免使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感染时应使用抗生素。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该类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阻止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破坏血小板(主要是在脾、肝),并降低血管壁通透性。
3.脾切除适应证:①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②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维持量必须大于30mg/d。
4.免疫抑制剂、输血和输血小板等也有一定疗效。
1.病情观察:注意出血部位、范围、出血量及出血是否停止,有无内脏出血,血小板计数。
2.休息与活动:血小板计数在50×109/L以上者,出血不重,可适当活动。血小板在50×109/L以下者,要少活动,卧床休息,保持心情平静。
3.饮食: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4.预防脑出血: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应警惕脑出血,便秘、剧烈咳嗽会诱发脑出血,故便秘时要用泻药或开塞露,剧咳者可用镇咳药。
5.药物护理:本病首选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用药期间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药物副作用,说明在减药、停药后副作用可以逐渐消失,以避免病人忧虑。
6.慢性病人适当限制活动;血小板<50×109/L,勿做较强体力活动,可适当散步,预防各种外伤。
7.避免使用损伤血小板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吲哚美辛、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Copyright © 2020 新思路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rghts Reserved.
执业医师考试,执业护士考试,医院招聘考试,健康管理师,中医推拿师,育婴师,执业药师考试,执业药师培训,执业护士培训,执业医师培训,医院考试培训
0551-65639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