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来源: | 作者:xsl2002 | 发布时间: 2020-04-30 | 1358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五章 血液疾病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铁的储存不足:如早产、双胎、孕母患缺铁性贫血等。

2.铁摄入不足:是导致婴儿缺铁的主要原因。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年长儿偏食等。

3.生长发育快:对铁的需要量相对增多。

4.铁的吸收及利用障碍:慢性腹泻、反复感染及不合理的食物搭配等。

5.铁的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所致。

二、临床表现

1.一般贫血表现:皮肤黏膜苍白,以口唇、甲床最明显。易疲乏,年长儿可诉无力、头晕等。

2.髓外造血表现:肝、脾、淋巴结增大。

3.非造血系统表现:①消化系统: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②神经系统: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③心血管系统:严重贫血时心率增快,心脏扩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④其他:如头发枯黄无光泽,指甲薄脆、常合并感染等。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骨髓象: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四、治疗原则

祛除病因和铁剂治疗,必要时输血。常用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疗程至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服药4~6个月左右停药。

五、护理措施

1.饮食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饮食;婴儿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或补充铁强化食品;指导家长对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

2.应用铁剂护理

(1)铁剂一般以口服为宜,可以给予两餐之间服用,减少对胃的刺激;可与维生素C、果汁等同服,促进铁吸收;牛奶、茶、蛋类、抗酸药物等可抑制铁的吸收,应避免与含铁食物同服;用吸管或服药后漱口,以防牙齿被染黑。

(2)铁剂刺激胃肠道。肠道对铁的吸收有障碍者、溃疡病、慢性腹泻、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妊娠晚期伴有严重缺铁性贫血、结肠炎等病人应用注射铁剂。

(3)注射铁剂除局部可有疼痛外,全身反应有面部潮红、头痛、头昏,重者可有肌肉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眩晕、寒战及发热,更严重者可有气促、胸前压迫感、心动过速、大量出汗以至过敏性休克等。注射铁剂时应备好肾上腺素,以防发生过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