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来源: | 作者:xsl2002 | 发布时间: 2020-04-28 | 3013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一、静脉输液的目的

1.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常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等病人。

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经口进食等病人。

3.输入药物,达到控制感染、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于各种中毒、严重感染等病人。

4.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常用于抢救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5.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常用溶液和作用

1.晶体溶液包括

葡萄糖溶液

常用的是5%葡萄糖溶液及10%葡萄糖溶液,可供给水分和热能。

等渗电解质溶液

供给水分、电解质,常用的有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等溶液。

碱性溶液

可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常用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等。

高渗溶液

用于利尿脱水,常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等溶液。

2.胶体溶液包括

右旋糖酐

中分子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

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代血浆

增加血浆渗透压及循环血量,常用羟乙基淀粉(706)、氧化聚明胶和聚维酮等溶液。可在急性大出血时与全血共用。

浓缩白蛋白注射液

可提高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水解蛋白注射液

用以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组织修复。

三、常用静脉输液法

(一)周围静脉输液法

1.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系止血带位置:在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阻断静脉血流,又不影响动脉的血流为宜;

茂菲滴管内液面以1312满为宜;

如需更换输液瓶,应先插通气管,后插输液管,以免溶液瓶内形成负压;

做到一人一巾一带

24小时连续输液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

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2.静脉留置针输液法

①按密闭式输液法核对、检查、准备,插好输液器并排尽空气。

②检查静脉留置针和敷贴的型号合适、在有效期内、包装完好不漏气,打开备用。

③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选好输液部位,垫小垫枕,选择粗、直、弹性好、清晰的静脉,确定穿刺点,在其上方lO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

④取出静脉留置针,把输液器上的头皮针全部插入肝素帽,取下护针帽,旋转针芯,松动外套管,以免粘连,调整针头斜面,并排尽空气。

⑤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绷紧皮肤,手持针翼,以15°30°角直接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少许,撤针芯将外套管送入静脉内,松开止血带和调节器,嘱病人松拳,待输液通畅后退出针芯。

⑥用无菌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导管,并在透明膜上记录留置日期、时间。

⑦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并注意保护相应肢体,一旦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

⑧进针后,应确保针头在静脉内再输入药液,以免造成组织损害。如需输入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宜充分稀释,并待穿刺成功后再加药,输完应再输入一定量的0.9%氯化钠溶液,以保护静脉。输液完毕,抽好封管液,正确封管。关闭调节器,将抽好封管液的注射器与输液针头相接,将封管液注入静脉,一边推注一边退针,直至针头全部退出,以确保正压封管。

⑨再次输液,常规消毒肝素帽胶塞,把排好气的输液器头皮针全部刺入即可。

⑩保持输液器及药液的无菌状态,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每日更换输液器。

(二)颈外静脉输液法

1.目的

需要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的病人。

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病人,用以测量中心静脉压。

③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的、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采用静脉营养疗法的病人。

2.穿刺部位

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进针。

3.用物

注射盘;1%普鲁卡因注射液、0.9%氯化钠溶液、无菌手套、宽胶布(2cm×3cm)或无菌敷贴、火柴、酒精灯;无菌穿刺包;其他用物与周围静脉输液法相同。

4.操作方法

按密闭式输液法核对、检查、准备,插好输液器并排尽空气。

协助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将头部转向对侧,肩下垫小枕,以使颈部伸直,充分暴露穿刺点,选择穿刺点并定位。

③按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打开无菌穿刺包,戴无菌手套,铺好洞巾。

1%普鲁卡因在预定穿刺处作局部麻醉,用lOml注射器抽吸0.9%氯化钠溶液,以平针头连接硅胶管,并排尽空气备用。

穿刺前用刀片尖端刺破穿刺部位皮肤,以减少进针阻力。

⑥助手以手指按压颈静脉三角处,以阻断血流使静脉充盈。操作者手持穿刺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进入皮肤后改为25°角,沿颈外静脉方向刺入,见回血后,立即用左手拇指按住针栓孔,右手持备好的硅胶管快速由针孔插入约lOcm,插管同时助手持注射器,一边抽回血一边缓慢注入0.9%氯化钠溶液。确定硅胶管确实在血管内,可退出穿刺针,撤去洞巾,接上输液器及肝素帽,输入液体。

⑦用无菌透明敷贴覆盖穿刺点,固定针栓及肝素帽;调节合适滴速。

⑧输液完毕,同静脉留置针输液法进行封管,并妥善固定。

⑨再次输液时,先要检查导管是否在静脉内,再常规消毒肝素帽,接上输液器即可。

⑩停止输液需拔管时,应接上注射器,边抽吸,边拔管,以防残留血块及空气进入静脉。拔管后穿刺点应加压数分钟,最后用75%乙醇消毒穿刺点,覆盖无菌纱布。

5.注意事项

置管后,如发现硅胶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

每天更换敷料,并用碘附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

③拔管时,应注意动作轻柔,以免硅胶管折断。

四、输液速度的调节

1.调节输液速度的原则

滴速应根据病人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者输液速度宜慢;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可快;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输入速度宜慢。

2.输液速度的计算

每分钟滴速=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min);

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60min)。

3.输液泵的使用

临床上有些病人需严格控制输入液量,如危重病人、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治疗及抢救等。使用输液泵可将药液均匀、精确、持续地输入病人体内,常用于输入升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使用时,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设定输液速度、输液总量,以达到调节滴速、控制入量、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常见输液故障和处理

1.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静脉外。

(2)针头斜面紧贴静脉壁。

(3)确定针头阻塞:表现为药液不滴,轻轻挤压输液管有阻力,且无回血,可确定针头阻塞;应拔针并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4)压力过低:由于输液瓶位置过低、病人肢体抬举过高或周围循环不良所致;可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以升高输液瓶,或放低病人肢体。

(5)静脉痉挛:由于病人所穿刺肢体长时间暴露在冷环境中,或所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导致静脉痉挛;可进行局部热敷、按摩,使静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2.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

(1)如滴管侧壁无调节孔,可将输液瓶取下并倾斜,使瓶内针头露出液面,待滴管内液面降至所需高度时,即可挂回输液架上,继续输液。

(2)如滴管侧壁有调节孔,可夹闭滴管上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待液面降至所需高度时,将调节孔关闭,并松开上端的输液管。

3.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

(1)不论滴管侧壁有无调节孔,均可夹闭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待滴管内液面升至所需高度时,即可松开下端输液管,继续输液。

(2)如滴管侧壁有调节孔,还可夹闭滴管下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当液面升高至所需高度时,即可关闭调节孔,松开下端输液管,继续输液。

4.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输液过程中,如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茂菲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六、输液微粒污染

1.概念

指在输液过程中,将液体中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带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这些微粒直径多在115µm,少数在50300µm

2.输液微粒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1)液体中微粒过多,直接堵塞血管,造成血管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2)微粒本身作为抗原,引起发热反应、静脉炎等输液反应。

(3)微粒可因巨噬细胞增殖包围造成肉芽肿,易受微粒阻塞损害的有肺、脑、肝、肾等部位。

3.微粒污染的来源

(1)药液生产的环境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环节中混入异物与微粒,如不洁净的空气、水或工艺过程中的污染。

(2)盛放药液的容器不洁净。

(3)输液器不洁净。

(4)输液前准备工作中的污染,如输液环境不洁净,切割安瓿、开启瓶塞、反复穿刺橡胶瓶塞等。

4.预防和消除微粒污染的措施

(1)保持输液环境中的空气净化。如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输液前的配液及添加药液的工作,定期对病室进行空气消毒或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尘埃的数量。

(2)选用有过滤装置的输液器。

(3)对输入药液及包装进行严格查对。

(4)输入药液最好现用现配,避免污染。

(5)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在输液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应严格操作规程,防止因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污染。

(6)选用工艺及技术先进厂家的制剂。

七、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1.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l小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轻症病人体温在38℃左右,可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严重病人寒战后,体温可高达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

2.原因

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见于输液器灭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不彻底或已经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

3.护理措施

①预防: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的标签、有效期、外包装及药液质量;严格检查输液器的生产日期、有效期及外包装是否完好、不漏气。

②反应轻的病人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严重的病人应立即停止输液,立即与医生联系。

③密切观察病情及体温变化。

④对症处理:如有寒战应注意保暖,可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对高热的病人应给予物理降温。

⑤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⑥保留剩余药液及输液器,以便进行检测,查找原因。

(二)循环负荷过重

1.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可闻及湿啰音。

2.原因

与输液速度过快、输入液量过多有关。

3.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尤其是心肺功能不良者、老年人、婴幼儿等。

4.护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高流量、20%30%乙醇湿化给氧,高流量能使肺泡内压力增高,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乙醇能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

按医嘱给予镇静、扩血管、平喘、强心、利尿剂等;

必要时行四肢轮流结扎,阻断静脉血流,减少静脉回心血量,要求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

(三)静脉炎

1.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

2.原因

静脉持续受刺激,输液过程污染导致局部静脉感染等。

3.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对于刺激性药物,应充分稀释并减慢输液速度;选择刺激性小的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4.护理措施

立即停止局部输液;

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

超短波理疗,中药外敷;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

1.临床表现

输液过程中,病人出现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

2.原因

与大量空气经输液管进入静脉有关。

3.护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头低足高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气泡向上飘移到右心室,避免堵塞肺动脉口;

高流量氧气吸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