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
来源: | 作者:xsl2002 | 发布时间: 2020-05-21 | 1555 次浏览 | 分享到: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为多。常出现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一、病因和分类

1.按骨折线部位分类可分成

①头下骨折;②经颈骨折;③基底骨折。

头下骨折和经颈骨折属于关节囊内骨折,由于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大部分中断,因而骨折不易愈合和易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基底骨折由于两骨折段的血液循环良好而较易愈合。

2.按骨折线角度(X线片表现)分类

①内收骨折:远端骨折线与两髂嵴连线的延长线形成的角度(Pauwels角)大于50º,属于不稳定骨折。

②外展骨折:Pauwels角小于30º,属于稳定骨折。

3.按骨折移位程度分类

①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仅部分中断,股骨颈的一部分出现裂纹;

②完全骨折:骨折线贯穿股骨颈,骨结构完全破坏。

二、临床表现

老年人跌倒后髋部疼痛,移动患肢时疼痛更明显,不敢站立或行走;患肢有短缩,呈45º~60º外旋畸形;髋部有压痛,叩击足跟部或大粗隆部时髋部疼痛,大转子明显突出。嵌插骨折的病人,有时仍能行走或骑自行车,易造成漏诊,使无移位的稳定骨折变成移位的不稳定骨折。

三、治疗原则

1.非手术疗法

(1)无明显移位的外展型或嵌入型等稳定性骨折。

(2)年龄过大,全身状况差或合并有严重心、肺、肾、肝等功能障碍者。

可穿防旋鞋,保持下肢于中立位,下肢皮肤牵引,卧床68周。3个月后,骨折已基本愈合,可逐渐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行走。非手术疗法,不进一步加重血供的破坏,故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率较手术疗法低。

2.手术疗法

(1)手术指征:①内收型和有移位的骨折;②65岁以上老人股骨头下型骨折,由于股骨头的血循环已严重破坏,头的坏死发生率很高,再加上病人的全身情况不允许长期卧床,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③青少年的股骨颈骨折;④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不愈合、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或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者。

(2)手术方法:①闭合复位内固定;②切开复位内固定;③转子间截骨矫正力线;④植骨或血管移植,重建或改善血循环;⑤人工关节置换术。

四、护理措施

1.保持适当的体位,防止骨折移位

(1)患肢制动、矫正鞋固定:患肢制动,卧床时两腿之间放一枕头,使患肢呈外展中立位,可穿防旋矫正鞋固定,防止髋关节外旋或脱位。通过下肢支架、皮牵引或沙袋固定保持患肢于合适位置。

(2)卧硬板床:卧硬板床休息,经医师允许后方可患侧卧位。更换体位时,应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或髋部屈曲,防止骨折移位。

(3)正确搬运病人:尽虽避免搬运或移动病人,必须搬运移动时,注意将髋关节与患肢整个托起,防止关节脱位或骨折断端造成新的损伤。

2.指导病人正确活动

(1)练习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舒缩、踝关节屈伸及足部活动。每天多次,每次520分钟,以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肌萎缩和关节僵硬。锻炼前后注意评估患肢的感觉、运动、温度、色泽及有无疼痛和水肿。

(2)指导病人进行双上肢及健侧下肢的全范围关节活动和功能锻炼。

(3)髋关节功能锻炼: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周后,帮助病人坐在床边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活动幅度和力量逐渐加大。指导病人借助吊架和床栏更换体位。

(4)转移和行走训练:非手术治疗的病人8周后可逐渐在床上坐起,坐起时双腿不能交叉盘腿,3个月后可逐渐使用拐杖,患肢在不负重情况下练习行走,6个月后弃拐行走。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23周时允许下床后,指导病人在有人陪伴下正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