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是一种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胞杆菌。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人体组织,并在缺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感染。以牙关紧闭、全身肌肉强直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1.潜伏期
通常是6~12日,个别患者可在伤后1~2日;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
2.前驱症状
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
3.典型症状
是在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相应出现的征象为: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颈部强直、头后仰;当背、腹肌同时收缩,因背部肌群较为有力,躯干因而扭曲成弓、结合颈、四肢的屈膝、弯肘、半握拳等痉挛姿态,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膈肌受影响后,发作时面唇青紫,通气困难,可出现呼吸暂停。
4.诱发因素
可因轻微的刺激,如光、声、接触、饮水等而诱发。
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持续的呼吸肌和膈肌痉挛,可造成呼吸骤停。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
1.伤口处理
伤口内存留坏死组织、引流不畅者,应在控制痉挛下进行伤口处理、充分引流,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2.抗毒素的应用
目的是中和游离的毒素,只在早期有效。用药前应做皮内过敏试验。连续应用或加大剂量并无意义,且易致过敏反应和血清病。破伤风入体免疫球蛋白在早期应用有效,剂量为3000~6000U,一般只用一次。
3.防治痉挛
①患者入院后,应住隔离病室,避免光、声等刺激,避免骚扰患者;
②据病情可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以减少患者的痉挛和痛苦。
③痉挛发作频繁不易控制者,可用2.5%硫喷妥钠缓慢静注,但要警惕发生喉头痉挛和呼吸抑制;
④痰多、抽搐频繁,用强力镇静药者应做气管切开,比较安全。
4.注意防治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在呼吸道,如窒息、肺不张、肺部感染;防止发作时掉下床、骨折、咬伤舌等。对抽搐频繁、药物又不易控制的严重患者,应尽早进行气管切开,以便改善通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可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1.一般护理
(1)环境要求:将病人安置于隔离病室,保持安静,减少一切刺激,遮光,防止噪声,温度15~20℃,湿度约60%。治疗、护理等各项操作尽量集中,可在使用镇静剂30分钟内进行,以免刺激打扰病人而引起抽搐。
(2)保持静脉输液通路通畅:在每次抽搐发作后检查静脉通路,防止因抽搐致静脉通路堵塞、脱落而影响治疗。
(3)严格隔离消毒:破伤风杆菌具有传染性,为防止播散,应执行接触隔离,所有器械、敷料均需专用。使用后器械用0.5%有效氯溶液浸泡30分钟,或用1%的过氧乙酸浸泡10分钟,清洗后高压蒸汽灭菌,敷料应焚烧,用过的大单布类等包好,送环氧乙烷室灭菌后再送洗衣房清洗、消毒,病人的用品和排泄物均应消毒。
护理人员应穿隔离衣,防止交叉感染。
尽量给病人住单人房间,病室定期空气消毒,如每天用3%的过氧乙酸喷雾,尽量减少探视人员。
2.呼吸道管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生呼吸道梗阻,应立即通知医生行紧急气管切开。如突发窒息,可立即将16号针头刺入环甲膜,使空气进入气管,然后再作气管切开,以赢得抢救时间。
(2)在痉挛发作控制后的一段时间内,给予雾化吸入,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以利排痰;必要时吸痰,防止痰液堵塞。
3.保护病人,防止受伤
(1)防止病人坠床使用带护栏的病床。
(2)采用保护措施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痉挛发作时病人坠床和自我伤害;关节部位放置软垫保护,防止肌腱断裂和骨折;应用合适的牙垫,防止舌咬伤。
4.健康教育
(1)创伤后预防破伤风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彻底清创和注射TAT,儿童应定期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以获得自动免疫。
(2)注射破伤风抗毒素:①任何较深的外伤切口,如木刺、锈钉刺伤;②伤口虽浅,但沾染人畜粪便;③医院外的急产或流产,未经消毒处理者;④陈旧性异物摘除术前。
一般伤后12小时内注射1500U(1ml),成人、儿童剂量相同,如就医较晚或伤口污染严重剂量加倍,必要时2~3天后可重复注射。注射前需作过敏试验,只有阴性者一次全量皮下或肌内注射,如过敏试验阳性要脱敏注射。Copyright © 2020 新思路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rghts Reserved.
执业医师考试,执业护士考试,医院招聘考试,健康管理师,中医推拿师,育婴师,执业药师考试,执业药师培训,执业护士培训,执业医师培训,医院考试培训
0551-65639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