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来源: | 作者:xsl2002 | 发布时间: 2020-05-21 | 198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病因和分类★

分类依据

具体分类

病因

①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指器质性原因使肠腔狭小而不通

②动力性肠梗阻:主要是肠麻痹而无器质性肠腔狭窄,其次是阵发性肠痉挛

肠壁有无血运障碍

①单纯性肠梗阻:只是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无肠管血运障碍

②绞窄性肠梗阻:有肠壁血运障碍,肠管失去活力

梗阻部位

①高位梗阻:空肠上段以上

②低位梗阻:回肠末端和结肠

梗阻程度

①完全性肠梗阻:完全不通。若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塞,则称闭袢性肠梗阻

②不完全性肠梗阻:仅部分不能通过

注:各类肠梗阻中以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其最常见病因是肠黏连。

二、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肠管局

部改变

单纯性肠梗阻

梗阻近段肠管蠕动增强、扩张、积气积液,梗阻远段肠管瘪陷、空虚

完全性肠梗阻

梗阻近段肠管迅速扩张,肠腔内压力增高,肠壁血运不畅

绞窄性肠梗阻

肠壁血运障碍,肠管变黑坏死,肠蠕动消失

慢性肠梗阻

多为不全性肠梗阻,梗阻近段肠管扩张增厚,腹部见肠型、肠蠕动波

痉挛性肠梗阻

多为一过性,肠管本身一般无改变

全身性

改变

体液丧失

呕吐丢失胃肠液;胃肠液回吸收障碍

感染和中毒

梗阻近段肠管细菌大量繁殖;肠道细菌易位、细菌及毒素渗透至腹腔

休克

感染性休克+失液性休克

呼吸循环衰竭

最终结局

三、临床表现(共同表现:痛、吐、胀、闭)

(一)症状

1.腹痛:

机械性肠梗阻:阵发性绞痛,伴肠鸣、腹部气块在腹中窜动。查体:肠型和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气过水音或金属音。绞窄性肠梗阻:呈剧烈的持续性腹痛。麻痹性肠梗阻:胀痛。

2.呕吐:

高位梗阻时呕吐出现早;低位梗阻时呕吐出现迟,可为粪性。

3.腹胀:

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及麻痹性肠梗阻:全腹显著腹胀。肠扭转:为闭袢性肠梗阻,腹胀不均匀。

4.闭(排便排气停止):

完全性肠梗阻:不再排便排气。高位梗阻与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可有少量排便。

(二)体征

单纯性肠梗阻可见肠型和蠕动波,麻痹性肠梗阻时全腹膨隆,肠扭转时腹胀不对称。

单纯性肠梗阻腹部轻压痛,无腹膜刺激征,绞窄性肠梗阻腹部有固定性压痛和腹膜刺激征,有时可触及有压痛的肠袢包块。绞窄性肠梗阻时腹腔内有渗液,可有移动性浊音。

机械性肠梗阻时,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时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四、辅助检查

1.X线检查:一般在肠梗阻发生46小时,X线检查即可显示肠腔内气体。立位X线片可见多数液平面及气胀肠袢。空肠梗阻示鱼肋征。回肠梗阻示阶梯状液平面。结肠梗阻示结肠袋消失,充气位于腹部周边。

2.钡剂灌肠:主要用于诊断肠套叠、乙状结肠扭转。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

鉴别要点

单纯性肠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

全身情况

轻度脱水征

重病容,脱水明显

发病

渐起

急骤,易致休克

腹痛

阵发性、伴有肠鸣

持续、剧烈,无肠鸣

呕吐物

胃肠液

可为血性液

触诊

无腹膜刺激征,可及肿胀肠袢

有腹膜刺激征

肠鸣音

肠鸣音亢进,呈气过水音

不亢进,或消失

腹腔穿刺

阴性

可得血性液

X线

有液平

有孤立、胀大的肠袢

2.机械性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的鉴别

鉴别要点

机械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

病因

有器质性病变史

有肠系膜根部损伤、低钾、腹膜炎、腹部手术史

腹痛

绞痛、剧烈

胀痛、轻

呕吐

明显

不明显

腹胀

可不明显,或局限

显著,全腹

肠鸣音

亢进

减弱、消失

X线

部分肠胀气,液平

大、小肠均完全扩张

六、治疗★★★

1.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单纯性黏连性不全性肠梗阻、麻痹性、痉挛性、蛔虫性、粪块堵塞性肠梗阻、炎症引起的不全性肠梗阻、肠套叠早期。

非手术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防治感染和中毒。

2.手术治疗: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及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肠梗阻。

七、护理措施

1.禁食、胃肠减压

肠梗阻病人应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若经治疗肠梗阻解除,肠蠕动恢复正常,则可经口进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为半流质及普食。清除肠腔内积气、积液,有效缓解腹胀、腹痛。胃肠减压期间应注意保持负压吸引通畅,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及量,若抽出血性液体,应高度怀疑绞窄性肠梗阻。

2.止痛

腹痛病人在明确诊断后可遵医嘱适当予解痉剂治疗,如阿托品肌内注射。

3.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吸入性肺炎

①预防:病人呕吐时,应协助其坐起或将头偏向一侧,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卫生,并记录呕吐物的量及颜色、性状。

②病情监测:观察病人是否发生呛咳,有无咳嗽、咳痰、胸痛及寒战、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③护理:若发生吸入性肺炎,除遵医嘱及时予以抗菌药物外,还应协助病人翻身、叩背、予雾化吸入,指导病人有效呼吸、咳嗽咳痰等。

(2)腹腔感染及肠瘘

①避免感染:注意保持腹腔引流通畅,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逆行性感染的发生。

②营养:根据病人情况合理补充营养,恢复经口饮食后应遵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免影响吻合口愈合。

③观察:观察病人术后腹痛、腹胀症状是否改善,肛门恢复排气、排便的时间等。若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液体带粪臭味,同时病人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的表现,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

(3)肠粘连

①术后早期活动:协助病人翻身并活动肢体;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预防粘连。

②密切观察病情:病人有否再次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症状。一旦出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同时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