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体温一般恒定在37℃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当环境温度较高(室温超过35℃)、强辐射热,或气温虽未达高温,但湿度高及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无足够防暑降温措施,在此环境中劳动到一定时间均可发生中暑。
人体散热方式有辐射、蒸发、对流及传导。当环境温度较高,潮湿及空气流通不畅,以上4种散热方式均发生障碍时,热量在体内聚集而致中暑。
1.热痉挛
主要表现有严重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肌痉挛以四肢肌、阻嚼肌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为多见。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
由于出汗过多,口渴,大量饮水而盐分补充不足以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显著下降,而引起四肢阵发性的强直性痉挛,最多见于下肢双侧腓肠肌,常伴有肌肉疼痛、腹绞痛及呃逆。
体温大多正常。实验室检查有血钠和氯化物降低,尿肌酸增高。
2.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气候及环境者。患者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而有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或缓慢、血压偏低。
体温可轻度升高。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实验室检查有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
3.热射病
是致命性急症,典型表现为高热(﹥41℃)、无汗、意识障碍。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
临床上可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性(或典型性)热射病两种类型。
患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多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数小时后发病。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
1.热衰竭:纠正血容量不足,静脉补充生理盐水及葡萄糖液、氯化钾。
2.热痉挛:给予含盐饮料,若痉挛性肌肉疼痛反复发作,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3.热射病:迅速采取各种降温措施,若抢救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
①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头部戴冰帽,颈、腋下、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肛温降至38℃时应暂停降温。
②药物降温:常用药物为氯丙嗪,其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扩张血管加速散热,降低器官代谢及耗氧量。
③对症治疗:抽搐时可肌内注射地西泮10mg或用10%水合氯醛10~20ml保留灌肠。
1.症状护理
①双下肢腓肠肌发作痉挛时,协助病人按摩局部以减轻疼痛。
②高热者可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可用冰水或酒精全身擦浴,同时按摩四肢、躯干皮肤,防止皮肤血管收缩血流淤滞,使血管扩张促进散热。热射病物理降温时应暂停降温的肛温是38℃。
③昏迷者头偏向一侧、吸痰、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皮肤清洁,预防感染。
④惊厥者遵医嘱用地西泮静脉或肌内注射,使用开口器以防舌被咬伤。
2.保持室温
20~25℃为宜,要有良好通风。
3.补充含盐饮料
高温作业工人、夏季田间劳动的农民,每天补充含盐0.3%的饮料。
Copyright © 2020 新思路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rghts Reserved.
执业医师考试,执业护士考试,医院招聘考试,健康管理师,中医推拿师,育婴师,执业药师考试,执业药师培训,执业护士培训,执业医师培训,医院考试培训
0551-65639769